9月14日 ,
淄博上了中央主流媒体
——科技日报头版头条
近日 ,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“复兴号”成功研制生产 ,标志着铁路成套技术装备 ,特别是高速动车组已经走在世界先进前列 。“复兴号”高铁车厢连接处关键部位特高压过桥线电缆的耐磨护板——“增强聚四氟乙烯板” ,使用的正是由东岳集团与嘉善东方自主研发的高端聚四氟乙烯材料。
在山东淄博 ,像“东岳”这样的领军企业不胜枚举 。淄博市在先进陶瓷材料 、新型耐火材料领域的绿色制冷剂 、增塑剂 、耐火纤维等生产规模位居亚洲首位 。淄博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 。
淄博市委书记周连华表示 ,淄博市委 、市政府把加快结构调整 、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,制定了大力发展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 ,持续推进科技创新,传统产业做好“高”的文章,动能转换做好“新”的文章 ,产业结构做好“轻”的文章 ,发展生态做好“绿”的文章 ,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。
“新材料名都”因创新而精彩
华光国瓷 、硅元瓷器展示着“淄博陶瓷·当代国窑”的魅力 ,是淄博这座工业城市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 ,也是淄博创新转型发展的生动案例 。淄博市委常委 、宣传部部长毕荣青说 ,从老工业城市华丽蜕变成“新材料名都”,中国(淄博)新材料技术论坛 ,让淄博这个“新材料名都”绽放精彩 。
举办一年一度的新材料技术论坛 ,构筑淄博市高新技术领域成果转化 、招才引智、学术交流 、人才引进的发展载体 。淄博市科技局局长于秀栋介绍 ,前十五届新材料技术论坛累计推介科技成果项目70000余项 ,共有7300余个技术合作项目在淄博实施 。共有108位中国工程院 、中国科学院 、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参加论坛活动 ,1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被淄博市政府聘请为科技顾问 ,56位中国工程院 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淄博建立了75家院士工作站 。
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,创新驱动能力不断提升 。目前 ,淄博市建有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 、企业技术中心 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97家 ,院士工作站75家 ,居全省首位 ;加强产业研究院建设 ,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建立“精准合作”模式 ,与清华大学 、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共建了MEMS研究院 、淄博等离子技术研究院 、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等10家特色产业研究院,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、科技交流与合作等平台 。近两年来 ,淄博市有30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 、4人入选泰山学者 ,入选数量居全省前列 。从2015年起 ,淄博市开展了淄博英才计划组织实施工作 ,每年培养引进和重点支持20名左右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,通过人才津贴和项目补助经费等形式分别给予每人最高140万元和450万元的资金支持 。
新动能在转换中“聚变”
作为全国智能卡模块封装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,恒汇电子 、凯胜电子 、尊龙凯时防伪 、山铝电子 、齐芯微系统等企业集聚于淄博 ,串起了以集成电路(IC卡)封测产业为核心 ,向集成电路设计以及相关领域延伸的完整产业链 。目前,淄博市形成智能卡模块封装测试年产能超过30亿片 、智能卡封装载带产能达20亿片的产业集群,产业规模跃居国内第2位 。
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,为经济发展点燃新引擎 。淄博市实施产业“铸链工程”,按照产业属性建设涵盖智能电网 、节能环保 、生物制药 、高分子材料 、先进陶瓷等领域27条高新技术产业链 、对应组建27个高新技术创新联盟 ,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,围绕创新链优化要素链, 引导产业纵向成链 、横向成群 ,助推传统产业以旧变新 ,实现“增量崛起”与“存量变革”的协同并举。
为了让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尽早开花结果 ,淄博市一改过去“大水漫灌”的扶持方式,而是“见苗浇水” ,制定出台《淄博市“工业企业50强”和“创新型高成长企业50强”认定管理培育办法》 ,集全市财政 、土地 、资金 、人才等要素资源 ,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撬动淄博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。数据显示 ,今年1—7月份 ,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.1% 。
传统产业浴火重生变“高新”
作为淄博市一家有百年历史的玻璃企业 ,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国率先开发出中控调压玻璃 ,成功解决了列车进藏的高压 、强紫外线两大难题 。迪拜塔 、奥运会“鸟巢”和“水立方” 、上海世博园等众多国内外标志性建筑用上了“金晶科技”的超白玻璃 。
近年来,淄博市以工艺改造和装备升级为主攻方向,实施“新一轮技术改造计划”,每年确定一批市级工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,重点支持对化工 、机械 、建材 、冶金等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改造,带动工业投资每年完成1000亿元以上 。
建陶产业是淄博的传统产业 ,也是骨干产业 ,长年粗放的发展模式 ,一度被刻上了能耗高 、档次低 、污染重 、贡献小的烙印 。从去年开始 ,淄博市对300余条生产线进行整合 ,关闭217条 ,高端化改造100余条 ,并全部纳入建陶工业园区 ,产业规模从8亿平方米缩减为3亿平方米 ,改造提升后的建陶产业从低端走向高端,氧化铝陶瓷新材料 、防静电磁砖等一批高端产品应运而生 。
围绕培育龙头企业 、发展优势工业园区 、强化要素保障 、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等七个方面 ,淄博市出台《工业精准转调“1+N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》 ,重磅推出“工业强市30条”“园区发展20条”等一揽子导向性政策,形成了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。
看到这里
我们为淄博感到骄傲
作为民营企业
被全国认可“淄博造”
被国家主流媒体点赞
我们无比自豪与荣耀
中国发展有多远
尊龙凯时将会陪伴客户产品在那最远处闪耀
COPYRIGHT © 2020 尊龙凯时集团 保留所有版权 鲁ICP备09093183号-1 技术支持
: